最初,来躲避战乱的村民中,大部分以女人和儿童为主,成年男子没有几个。找到这片村落安定下来后,日子一天天过去。 村里仅有的几个男人和村里的女人结婚后,剩下的人群中主要的有,一大批三到四十岁的单身女人,以及一批带着孩子的三十多岁的寡妇。 后来,随着风云突变,村里的几个男人都相继病倒。眼看着村子的男女失调,快要无法传宗接代,维持下去。 大家便商讨办法,为了生存下去,最初决定,让那些带着男孩的寡妇们把自己的十来岁的儿子分配给那些三四十岁的还单身女人结婚生育。 就这样维持着生活了十来年,奇怪的事,当年那些寡妇的儿子和与甚至比自己母亲年纪还大的女人结婚生下来的那批孩子全部是男孩儿。到了十来岁性成熟了,却找不到与自己年纪相当的年轻女孩联姻。 对这些男孩儿来说,村里的女人就剩下自己的母亲,自己爸爸的母亲,以及同龄朋友的母亲。 刚开始,大家还碍于道德层面的束缚,只能与自己同龄人的母亲勉强结合。但这样造成了大家的亲属关系的混乱,和许多其他问题。 后来,为了村子的生存与发展,大家被迫摆脱道德和伦理的束缚,慢慢衍生出了公仔村自己奇特的伦理秩序和习俗。 公仔村流传至今依旧有效的几条习俗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