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4/4)
这事包在她身上,这个大媒,她做定了。
范氏心满意足的和俞文川回了府宅,顺便也带回了红英的脱籍文书,收到了妆奁底层。
.
第11章第11章
商府的当家主母姓郭,和范氏的嫂子周氏是多年的手帕交。
郭夫人虽然不是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但提起她,京中的贵妇们无不艳羡。
郭氏的父亲是开朝第一任御使大夫,家中虽无巨富,但对她这个女儿向来是奉若掌珠。
她十八岁那一年才嫁给了当时还在翰林院做主事的商大人。
商家人口简单,家中只有一个老母和一个幼妹,郭氏嫁人后不仅婆母慈和,小姑柔顺,商大人本人也颇为体恤妻子,婚后十几年也不曾收过一个房里人。
两个人夫妻恩爱,没几年就生了一位小公子。
小公子打小就聪明懂事,明理上进,刚满十岁就考过了童生试,去岁又中了秀才,郭夫人这辈子就鲜有什么憾事。
每每朝堂上御史们弹劾某位官员私德不修或是宠妾灭妻的时候,这夫妻二人几乎都要被拎出来作为夫妻相处的典范。
就是这对几乎一辈子没红过脸的模范夫妻,近来却因为一件事差点闹了和离。
原因无他,一向自律的商家独子商子桓近来招惹了一朵桃花,还是朵让郭氏有苦说不出的烂桃花。
七月中旬,郭氏出嫁多年的小姑带着年方十四的女儿方雅回上京省亲来了。
说是省亲,实则是想在上京替女儿找个人家。
作为丈夫唯一的亲妹,这点力,郭氏还是愿意出的。
方雅小姑娘名字起的文秀,这人却是个爽直的性子,往好听了说是娇憨,往难听了说就是没有家教。
就算郭氏多次带着方雅出门做客,只要小姑娘在人前开口说上三句话,众位夫人无不端起桌子上的热茶。
那茶杯若有灵性,当时的潜台词大概就是慢走,不送。
郭氏替外甥女操心婚事,愁的几夜睡不好觉,却不成想自己家的后院险些着了火。
方雅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正所谓哪个少女不怀春。
自打她见到了舅父家那个玉树临风的表哥,一颗芳心早已暗许。
搁在一般的闺阁女子,顶多隔三差五写几首酸诗,十天半月垂几行清泪。
可是方雅小姑娘却是个彪悍的,有一日家宴上,她看舅父舅母心情不错,就大大咧咧地直言不讳说,自己喜欢子桓表哥,想给舅父舅母当儿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