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5/5)
时诸般花柳都失色了。
众人的精神却都还好,一路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赏之赞之不尽。
忽闻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贾环也不由精神一振。
众人都道:“好景”。
贾政笑道:“诸公题以何名?”答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
”贾政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
”贾环在心里默默的附和了一声。
众人又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
”宝玉也皱眉道:“这越发过露了。
‘秦人旧舍’说的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不若‘蓼汀花溆’四字。
”贾政听了更批胡说。
贾环抬头问贾珍:“大哥哥,这里有船没有?”贾珍笑道:“采莲船共四只,坐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
”贾政笑道:“如此,可惜不得入了。
”贾珍道:“从山上盘道那里也可以进去。
”说着上前引着众人攀藤抚树过去。
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
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贾环便似从天上回了人间,不觉怅惘的轻叹了一声。
走不几步,便见柳阴中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
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清瓦花堵。
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步入门去,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把里面所有房屋都遮住了,且一株花木也无,只有许多异草:牵藤的攀蔓的,穿石隙垂山巅,如此种种,不可胜记。
贾环本看了这山石皱眉,那芬芳的异香气味飘到鼻子里,也不由被吸引住注意力。
仔细一看,却都不大认得。
顿时又百无聊赖起来。
众人沿着抄手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十分清雅。
贾政因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
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
”众人都道:“‘兰风蕙露’四字极恰了。
”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
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有一对。
”说着便念道:“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众人点评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
”那人道:“古人诗有云‘蘼芜满手泣斜晖’。
”众人都道:“颓丧,颓丧。
”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
请诸公评阅评阅。
”说完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你不成!”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
”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说这些字样了。
”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
对联则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
”众客道:“李太白的‘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
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些。
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
”贾政笑道:“岂有此理!”又命贾环也作一联。
贾环正是心有所感,遂脱口而出一联,隐有讽刺之意。
贾政听了,点头道:“比宝玉的好。
”众客中也有品出来的,也有没品出来的,都没口子的夸赞。
俄而大家出来,行不多远,但见有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便知是正殿了。
往前走,正面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一见便知不是贾府这等人家可用的。
贾政命宝玉作题,只见宝玉神思不定,众人知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怕是才尽词穷了,都劝贾政:“明日再题罢了。
”可巧雨村处遣人回话。
贾政笑道:“余者不能游了。
且从那一边出去,稍览罢了。
”于是过一大桥,至一院落歇脚。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是数本芭蕉,一边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宝玉拟题为“红香绿玉”四字。
众人赏赞一回,进入房内,却是个极精致的去处,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
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
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
众人往里走,竟似走不出去似的。
还是贾珍过来引着众人出去了,不知如何转的,就见大门豁然而现。
贾政不发话,宝玉贾环兄弟不免跟到书房,待贾政想起他们,发了话,才得放回了。
贾环累得了不得,和宝玉招呼了一声,便径自回房去了,往床上一摊。
霁月过来给他脱鞋,推他道:“林姑娘还打发人来问你呢,你缓过气去,好歹也看看她去。
”贾环听了有理,便扎挣着爬起来,往黛玉处而去。
第50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