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收小国归州府(3/5)
们一副没被鲁国生活打动的样子。
他顿时拔起腰边的竹子对着几个匈兵就一阵好打,边打还边警告道:“你们可别忘记的身份!”
“你们是胡匈人,不是中原人!不要被中原人收买了。
中原人向来诡计多,这次他们用的就是攻心计!”
“大家不要上当!如果还有人敢在我带大家回母国,对鲁国有所留念,我定斩不饶。
”
巴拿罗的怒吼让不少匈兵纷纷打了个激灵。
虽说大家都想警醒,面上不显,可心里想的却一样。
才四个月就能让大部分人动摇了军心,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令巴拿罗十分细思极恐的事。
他不是没过过好生活也不留念中原,可他的手下却不同。
母国等级森严,越发到最底层的粮食越少,许多人从未体会过鲁国那样修修路就有饭吃。
并且不用勒紧裤腰带地吃。
按理说一顿饭并不足以收买匈兵。
最让匈兵心动的是,他们见识过中原人低成本的生活,稳定的物价。
还有便利的交通工具。
这种在北胡匈只有贵族能享受的待遇,很难想象在中原只要付一定的钱,连平民百姓都能享受这种便利。
尤其是从天京带动的粮食产量,让一部分农民从农田种解脱出来。
交给朝廷耕种。
朝廷耕种后,会按照一定比例分农民利润。
还有扣除一些该上交的粮食,其余的都会还回去。
商人骗人了,只要告官立马有官差查实,一旦商人违法会立即被罚款。
试问如此有秩序公道安定繁荣的朝廷与民间,谁不向往?
匈兵们正是被这些生活给打动的。
他们当中很多都是满腔热血服从母国为母国的强大奔走。
而奔走之余,他们又是如此的普通平凡,不像巴拿罗那些大家族那么耀眼,只为荣誉而战。
他们大多数是普通人,容易被同是普通的中原人打动。
然后会不自觉代入简简单单温饱又幸福的生活。
因为这是他们向往过的生活!
尽管如此五万人还是老实巴交跟巴拿罗回去。
刚好西晋使者返回天京,前脚回天京,后脚天京来信通知柳姿与鞍山君,他们已经将五万降兵放回北胡匈。
并且每个人发了一些路费。
这五万人都是阿尔嗱与巴拿家族的势力。
现在阿尔嗱和单雨候逃跑,还在缉捕当中,根本不敢回北胡匈。
所以五万人回来,基本会归巴拿家族所有。
而且五万人需要的粮食不少,他们刚打跑刘成,胡匈国内不少地方被洗劫一空。
现在国内百废待兴,粮食自然稀缺。
新天京忽然放五万降兵归来,分明是来故意的。
柳姿十分痛恨新天京,这个节骨眼放人回来,分明是添堵的。
她却不想五万人本就是胡匈的士兵,之前刘贼没有揭竿而起,她都没有将五万人赎回来。
现在新天京将让放出来,反而还怪上新天京。
鞍山君打算开放自己的私库,将五万人接受旗下。
本来他肯接受是一件好事。
对北胡匈也有利。
起码拿回了原先的精锐。
可这件事经过北胡匈大臣添油加醋传到太后耳朵里,性质就变得不一样。
原本还抱怨新天京的太后柳姿,突然认为鞍山君有心收买巴拿家族,五万兵不过是他的幌子,目的是为了收获巴拿家族的好感。
并且得到巴拿家族的支持。
当天早朝,巴拿家族多次表示关心那五万兵,尤其是巴拿罗。
柳姿表面没说什么,还宣称她十分欢迎降兵回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相安无事,太后打算息事宁人,因为她本来就打算扶持鞍山君。
只是因为暂时没谈妥罢了。
北胡匈大臣见太后和鞍山君最近相处还算愉快,尽管还有些矛盾,但两人都在协和。
迟早会站在一起再次重新发展北胡匈。
这时墨家巨子许邪当天被哨子打伤的事,自然被所有人抛在脑后。
只是谁也没想到,表面和谐下,其实早就酝酿着一场更大的信任危机。
连鞍山君见太后那么配合,觉得她是要退一步。
在此事上,他也必须占上风才能保证胡匈所有人能臣服自己。
只要太后低头,就是正式承认他为登基为王的象征。
太后柳姿开头也十分配合。
鞍山君派出使者去接巴拿罗,就在使者出去十公里外接人时,看到的是一群散的不得了的散兵,甚至零零散散加起来才八千人。
谁也没想到五万人突然间少了那么多。
使者还以为新天京搞了什么把戏,只剩下这么多人回来。
当使者问巴拿罗时,巴拿罗当场跪在地上,愤怒地用拳头砸地,嘴里全是辱骂。
而且他辱骂的是自己人:“一帮蠢驴,混蛋!叛徒!”
“匈奸!!”
“我是不会原谅你们的。
“
”我不会放过你们!”
使者傻眼了。
他蹲下来恭恭敬敬问巴拿罗,岂料巴拿罗太过于生气,已经没心注意别人。
他辱骂完了,甚至还体力不支倒在地上。
使者只好问他身边的人,找到一名下卫。
下卫显然也是难言启齿。
最后在使者的逼迫下,对方才将他们回母国途中发生的事。
本来他们五万人鲁国一路走到华阴国畩澕獨傢整理,想从华阴国去艾城,再回母国。
结果一堆人来到华阴国刚好赶上,华阴国的小年。
匈兵们看见华阴国热闹非凡,百姓安居乐业,还有的人已经可以用上煤炭。
不少匈兵听说他们离开后,华阴国的煤炭都押送到新天京去了。
那时大家都认为不过是换个人欺压华阴国罢了。
谁能想到眼前可以用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