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3)
燕周说:“只是暂时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影响,但是已经损害他们的名誉了。
”
王主任耐心道:“网上的舆论都是一时的,放着不管,自然就渐渐没有人讨论这件事了。
你要是这个时候再去发布什么澄清的言论,那不反而进一步激化舆论吗?至于你的稿子和照片,你呀,身为记者的素质还要加强,电脑怎么能随便借给外人用?一手的采访素材都要保护好,要是从你自己这里流出去,那就是你自身的问题。
”
燕周低声答:“是,这是我的问题。
”
“话就说这么多。
记住,不要再对杨东旭的视频发表任何评论,凡事要优先从台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主任说,“回去吧。
”
燕周离开了主任办公室。
他没空消化情绪,积攒的工作很多,他得优先处理工作。
就这样一整天都坐在电脑前写报告,赶稿,处理素材,手机消息震动几乎没停过,期间还跳出来一条来自杨东旭的消息。
[小燕,想通了没?要不晚上一起吃个饭,我们好好聊聊。
]
燕周点进杨东旭头像拉黑,删除,再把杨东旭的手机号码也拉黑,然后继续回复工作消息。
他就像个无情的文件粉碎机,在七点之前处理完工作,收拾背包下班了。
早上出门前许柏问他晚上有没有空一起在家吃饭,燕周就是没空也必须把自己挤出空来,马不停蹄下楼去开车。
整个白天都沉浸在工作里,电脑和手机双重信息轰炸,从这种高频信息轰炸的环境里脱离出来,燕周的脑袋还有点嗡嗡的。
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换的速率越快,花费在沟通和传递上的时间压缩,人一天能做的工作也随之变多了。
燕周的工作性质决定他每天都要频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大多数时候获得的信息都不是他想要的,因而他又必须花费更多精力去筛选,判断哪些内容可以为自己所用。
说来说去,也怪他自己没有警惕心。
要不是杨东旭用他的电脑时看到他的稿子,也不会想到去拍仁青和玉珍的家。
燕周对杨东旭的认知仍停留在大学时期,还以为对方只是个有点难沟通但脾气很好的学长,却忘了人是会变的。
曲登村坐落在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的草原之中,某种程度来说也有诸多好处。
比起像个忙忙碌碌的小机器人,燕周也想躺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摸摸牛,逗逗羊,还有小狗作伴。
回到映水湾,燕周停车上楼。
他站在门口调整好情绪,深呼吸揉揉脸,让自己看起来不要那么沮丧,高兴一点。
[就算被客户折磨到想杀人,进家门的那一刻也要保持微笑。
]此为楚